國慶期間,《徐州日報》記者走進徐州港務集團,采訪了江蘇省勞動模范、徐州市勞動模范、徐港工匠——尹洪軍,并對尹洪軍32年間奮戰一線,攻堅克難促生產,兢兢業業保安全等事跡進行了報道,讓我們一起欣賞徐報記者鏡頭下勞模的風采!
10月4日,記者來到順堤河作業區,省勞動模范、機械班班長尹洪軍恰好當班。作為班長,他始終把碼頭吊機安全工作放在首位,時刻督促班組同事并自覺踐行“一響、二看、三慢”的安全作業規程。尹洪軍說,碼頭上的吊機駕駛室距離地面五米以上,35噸集裝箱門吊駕駛室距離地面10米以上,操作安全容不得半點馬虎。
尹洪軍1990年進入徐州港務集團孟家溝港工作,32年來一直從事生產作業、機械維修等工作。實際工作中,尹洪軍始終以高標準嚴格要求自己,將責任轉化為推動工作、攻堅克難的干勁,一步一個腳印落實好安全生產各項工作,牢牢守住安全生產的底線。尹洪軍對記者說,他剛開始帶領皮帶班時,班組一直有個好傳統,當班皮帶上的積煤必須清理干凈,每天進行班前檢查空機試轉是他養成的好習慣。有一次空載試車,皮帶剛剛轉動一分鐘,尹洪軍聽到3號皮帶線爬坡段有較大異響,馬上停機檢查,并及時報到設備技術部,經排查是電動滾筒螺絲松落,設備得到了及時修理和維護,避免了事故發生。尹洪軍對記者說,班組內養成一個好的作業習慣,不管是刮風下雨還是節假日,來到工作崗位必須按照作業流程先點檢、再保養、后作業。有一次當班,晚上八點多,皮帶機操作室內有啪啪的聲響,聲響是間歇性的,尹洪軍立即到了操作室,打開配電柜,沒發現什么情況也無異味,偶爾聽到一次啪的聲音,往后再也沒有聲響了。尹洪軍沒有大意,眼睛時刻盯著配電原器件,過了10分鐘左右,他看到皮帶開始冒煙,立刻關閉總電源。此次故障是主電纜在配電柜內側出現搭鐵短路,導致電纜膠皮發熱。由于第一時間發現、第一時間處理,避免了整組電纜的報廢。
為保障設備安全運行,尹洪軍嚴格按照相關規定對設備進行維護保養,堅持不走過場,不留死角,認真如實記錄臺賬,長期以來沒有發生一起因失保、漏保而造成的設備故障和機損事故。尹洪軍發揮自身崗位優勢和專業水平,把更多時間和精力花在筑牢企業安全生產基礎的工作中。港口吊機在抓取散貨時,經常出現抓斗繩松動、脫槽、纏繞等問題。每次故障,至少需要停機四小時維修,嚴重時造成鋼絲繩報廢,出現設備事故。尹洪軍通過仔細檢查分析,經過反復實踐論證,研究出一套“行程開關控制法”成功解決了鋼絲繩脫槽問題,保障設備安全和生產的有序進行。鋼坯夾具在夾取鋼坯過程中,由于鋼坯制造、運輸過程中有變形,作業中偶爾出現夾單根的現象,這是由于夾具口與平衡梁口把高出的單根夾住,其余的鋼坯不再有夾取力,特別容易造成裝卸鋼坯作業失敗的安全事故發生。尹洪軍考慮最多的是如何優化吊裝工藝流程,把原來人在車上手扶鋼坯夾具,改為拉推桿,并對鋼坯夾具進行改造,加長夾具接觸口,不讓夾具口與平衡梁口有夾單根的空間。起吊時,停頓兩秒再起吊,這樣就有效杜絕了車損、機損、船損、傷人事故的發生。
尹洪軍說,安全不僅是執行安全規程,不僅是認真細心,有時更需要多點耐心。有一次,一號吊機機房內有焦糊味道,與制動器剎車味一樣,電工、維修工第一時間到現場,發現剎車沒有問題,并重新調整了一次。配電柜打開后,也未發現問題。但機房內還是留有淡淡的剎車片摩擦后的味道,根據以往經驗,應該問題不大。電工和維修工都離開機房后,尹洪軍再仔細觀察、檢查后發現,原來是變壓器漆包線短路造成的燒焦,于是立即更換變壓器,避免了整個配電柜機房起火事故。尹洪軍說,安全生產就是要始終保持一顆謙遜、清醒之心,真正讓每一項操作能夠落細落實。